Translate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石獅子

       廟宇門前的一對石獅是為了穩固門柱及安裝門板,並且有驅魔避邪的作用,當然也有美觀,鎮守廟內歡迎訪客功能。北方獅低頭看下方,南方獅抬頭看左右。
       中國建築什麼時候開始有石獅子,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根據考證,獅子原來是從西亞傳入中原的,古代稱為「狻猊」。因最早是由印度南方的獅子國傳入,所以才稱為「獅子」。
       由於中國沒有獅子,所以神話了牠的威力及形象。中國人認為狻猊愛好煙火,故立於香爐兩側;又說牠好坐,所以不妨讓他坐在寺廟門口。寺廟或衙署的門前通常都置放石獅一對,左邊是雄獅,右邊是雌獅。
       雄獅錢腳踩著繡球或撥弄雙錢;雌獅錢腳和小獅戲耍,搖頭擺尾,歡迎訪客。獅子也被認為具有避邪的效用,這可能與漢魏六朝盛行避邪趨福有關。南朝的貴族墓前有一種「翼獅」,這種肩上長著翅膀的獅子,在古代埃及及西亞諸國很普遍,人們將他安置在陵墓前,以守護地下的亡魂。
       台灣石獅的造形源於閩粵,但閩粵也沒有獅子,所以獅子的造形很特殊,有點像鬆獅狗或北京狗,與西亞一帶的獅子有著相當大的差異,甚至與中國北方的石獅也不盡相同。大體上鼻子特別大,俗稱「好鼻獅」,嘴的弧度也大,鬃毛卷曲,線條優美。為了表示是經過馴服的獅子,脖子上還繫著頸圈和小鈴鐺。
       石獅常見於寺廟三川殿中門,有少數大廟有廟前埕,會另外出現埕前一對石獅,俗稱埕前獅。放在三川殿中門的就俗稱門前獅。埕前獅比較大隻,也比較兇惡威猛 用來驅除邪魔。門前獅比較小隻也比較纖巧可愛,用來看門又兼迎香客。
        日本式石獅是古代自中國經過朝鮮傳到日本的北方形石獅,稱為「狛犬」,「狛」就是高麗的意思,「狛犬」就是高麗狗。古代的日本人不知世上有獅子此物,把石獅當作石狗,所以稱為「狛犬」,此種中國北方形獅子,姿勢端正,兩條腿直直穿過,氣氛莊嚴。後來中國南方形的獅子由中國直接傳到日本,此時日本人已經知道獅子的存在,所以南方型的獅子,日本人叫「唐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