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顯示具有 日本關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日本關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和歌山城天守閣

       和歌山市位於紀川河口處的和歌山平原上,是縣行政、經濟和文化的中心。16 世紀後期,征服這片土地的武將豐臣秀吉在伏虎山築起了和歌山城,從此開始了和歌山的歷史。此後,在 17 世紀初,首代將軍家康的第 10 個兒子德川賴宣將和歌山建成了“城下町”(以諸侯的居城爲中心發展起來的城鎮)。
       和歌山天守閣於 1585 年為豐臣秀吉建城,從 1619 年起,一直為紀州德川的家城。天守閣一度遭受祝融之災燒毀,後於 1958 年重建。復原後的和歌山城的天守閣內,有展覽鬼瓦和甲胄等當時使用的武器和武具的展覽室,另外還有可以一覽無餘地眺望市內的瞭望台。     
       和歌山城以春季賞櫻及秋季賞楓的景色最為吸引人,而城樓天守閣更是眺望和歌山市全景最佳的場所。城中還保留著第一代紀州藩主德川賴信建造的紅葉溪庭園及被列入重要財產的岡口門等,為櫻花和杜鵑花的名勝。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明石海峽大橋

明石海峽大橋長近 4 公里,是全球最長的吊橋,橫跨神戶與淡路島之間的明石海峽,為神戶─淡路─鳴門自動車道的一部分(這條快速道路連接了本州與四國);明石海峽大橋係於 1998 年通車。
(神戶端)橋口處有大橋展覽中心,展示規劃與建造這座大橋以及全球其他吊橋的詳細資料,不過所有詳細解說資料僅以日文呈現。
舞子海上散步道上設有多處觀景台,就在橋面下方、海水上方約 50 公尺處,可從(神戶端)橋底搭電梯進入,從觀景台可欣賞大橋內部、明石海峽與大阪灣的優美景致。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神戶(Kobe)

       神戶市(神戸市、こうべし)是一個位於日本西部近畿地方兵庫縣的都市,是兵庫縣的縣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管轄有9個區。神戶市的面積為552.83平方公里。2014年1月,神戶市有人口1,540,242人,是日本人口第六多的都市。神戶市和大阪市、京都市並為京阪神都會區的核心都市,同時神戶市也和其附近的衛星都市組成了神戶都市圈。
       神戶(Kobe)是明治時期以後發展起來的著名國際港口城市。神戶處處洋溢著濃厚的異國情調,是日本的著名旅遊觀光城市。北野地區的異國街景、南京路的“中華街”、神戶灣的人工島等是著名景點。六甲山“千萬美元”的神戶灣夜景,更是美不勝收。
       「神戶」地名是起源於現在神戶市中心的三宮、元町地區在古代曾是生田神社的的領地,並居住有生田神社的神封戶。神戶地處大阪灣沿岸,風浪平緩且沿岸水深較深,地形極為適宜建設港口。在古代時期,神戶就是京都及大阪的外港之一。1868年,神戶成為日本最早開放對外國通商的五個港口之一,之後神戶迅速發展為日本最重要的港灣都市之一。也正因其是日本最早的通商港口,神戶以開放和國際化的氣氛而聞名。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雖然給神戶帶來了巨大的打擊,然而經過了多年的重建,神戶的都市建設和人口都已超過地震之前的水準。神戶也是一座宜居都市。2007年,神戶市入選福布斯雜誌評出的「世界最清潔的25座城市」。2012年,在瑞士的諮詢公司ECA國際評選出的世界宜居都市排名中,神戶市排名第五位,是唯一入選前10位的日本都市。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神戶北野異人館街

       在神戶市內,尤其是座落在俯視海港高台上的北野至今仍 留存著明治時代遺留下來的異人館(為外國人的居住所建的房子。主要採用了西洋風格的建築)。
        隨著1968年神戶海港的開放而發展起來的這個城市裏,在明治時代已有很多外國人來日居住此地,作為外國人的住宅異人館開始逐漸建起來。當時共建了二百棟以上的異人館。現在僅剩下大約六十棟左右的西洋建築,其中二十幾棟的異人館對外進行開放。
        萊茵館和英國館等三十四棟西洋建築已被指定為傳統建築物,風見雞館和萌黃之館等也有一些已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每個館各有獨特風格,有著許多賞心悅目的景點。有些異人館內經營咖啡屋和飯店,其中時尚且高雅的咖啡屋和商店也不少。
       在這裡可以體驗到充滿異國風情的文化與歷史,是個神戶屈指的觀光景點。 
◎風見雞館 (舊托馬斯住宅) 以屋頂上的風見雞聞名的磚砌外牆建築。在北野異人館街裡唯一現存的磚砌外牆結構建築。已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屋頂上的風見雞已成為北野異人館街的象徵。
◎萌黃之館 (舊美國領事亨特·夏普公館)
是一座木製而成,釘上壁板並帶有兩個不同的凸窗的兩層樓。室內設有已被復元的陽台和正面入口,在每個房間的壁紙和瓷磚以及暖爐的壁爐台等處都可以看到當年的精心意匠。已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
◎萊茵館 (舊J.R.Drewell公館)
是一座木製兩層樓,具有釘上壁板、塗上油漆、設有開放式陽台和凸窗等明治時代很普遍的異人館特點。室內設有休息室和紀念品商店,同時還展示著北野異人館街的歷史和有關地震災害的資料。已被指定為傳統文化建築物。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神戶港塔、MOSAIC(馬賽克)

神戶港:      
       神戶港是日本兵庫縣神戶市的特定重要港灣。為日本主要的國際貿易港(五大港)之一,與大阪港同樣被指定成超級中樞港灣。在1868年1月1日時開港。現在也是日本三大旅客港之一。
       神戶港塔(日語:神戸ポートタワー)為一座位於日本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波止場町的觀光塔,是神戶港的著名地標之一。也是世界唯一一個管狀結構的觀光塔。神戶港塔於 1963 年落成使用;2009 年年底停止營運作重新裝修,於 2010 年 4 月 28 日重新開放。神戶港塔高 108 米,合共 8 層;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管狀結構的觀光塔。神戶港塔的設計概念源於日本鼓,而建築物以 32 支紅色的鋼枝包圍著;有寓意歡迎船隻他們回到岸邊的意義。



神戶港灣 MOSAIC 區:
       象徵神戶港町 21 世紀風貌的臨海公園區內,有 1~3 層的約 100 多家的商店美食街,每一家店都富有各自獨特的風味。入夜後,港灣內嶄新造型的建築物,配合彩繪燈光的照射,在寧靜的夜色中顯現迷人的夜景。

       此處是 HARBORLAND 幾棟大型 MALL 中造型最特殊的美食購物廣場。木屋建築與港灣景色相搭襯,踩在木頭地板上、迎著海風、人來人往,非常輕鬆自在的感覺!近百家各式特色商店,餐飲、服飾、飾品等,讓人留連忘返。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藝妓回憶錄-嵯峨野竹林步道

       嵯峨野(さがの)是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的地名。太秦・宇多野之西、桂川之北、小倉山之東、愛宕山麓之南所包圍的地域名,或單稱「嵯峨(さが)」。但是,觀光地的「嵯峨(野)」則是指嵐山到小倉山之間社寺林立之地域。
       嵯峨野,位於嵐山北方,盤踞在優美的小倉山東麓,曾經是皇室的別墅所在地。來到嵐山,「嵯峨野竹林」是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茂密的竹林,泥土的小徑,涼風徐徐,散步在其中,彷彿走進日本童話中。走道兩旁高聳入天的竹林,頂端的竹葉相互交織,陽光從葉間空隙中灑落,無論是綠葉光影還是泥地上的倒影,都是攝影愛好者按快門的最好構圖。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嵐山渡月橋

       京都嵐山渡月橋是一座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跨越桂川上的車行與人行橋樑。橋北側的嵯峨野地區屬右京區的範圍,而南側的嵐山則是西京區的一部份。從北面渡過渡月橋的話,經過中之島(嵯峨中之島町)就會到達嵐山的山腳。渡月橋週邊的嵐山地區是京都西郊觀賞櫻花和紅葉的勝地,因此經常會在旅遊旺季期間發生嚴重的交通阻塞。
      「渡月橋」,據說是因形澌彎彎的月亮跨在河水上一樣而得此名。渡月橋的橋墩用鋼筋建造,而橋面則為木造,古香古色,與周圍嵐山遊覽區的自然景觀諧和融洽。自平安朝起,日本的貴族們就將這一帶做為郊外踏青,泛舟戲水的遊樂地。
  渡月橋附近景色宜人,青山綠水,料亭紅燈,遊人如織。春天櫻花、秋日紅葉,美景倒映在大堰川上,美不勝收。沿河可偶見盛裝藝妓姍姍而行,令人感覺恍若時光倒流,風情萬種。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世界遺產-金閣寺(鹿苑寺)

       金閣寺是大將軍足利義滿為了尋找安養之地於 1394 年建造的,自義滿死後將北山殿改為足利一族的家廟,並取名為「鹿苑寺」。
       「鹿苑」一辭源出佛經同時也是義滿的法名,但湖中倒映出的金色樓閣實在太引人注目了,所以才統稱為金閣寺。
       金閣寺分為三層樓閣位於鏡湖池畔,底層為「阿彌陀佛堂法水院」 ,中層為「潮音閣」的觀音殿,上層為名「究竟頂」金色鳳凰矗立其上,醒目而尊貴。
       金閣寺最好看的時間是早上 10 點以前。剛剛升起的太陽照射在金閣寺外壁的金箔裝飾上,燦爛耀眼,非常奢華。另外,金閣寺的門票本身就是 1 個符,很有特色。
       金閣寺除了是知名的觀光旅遊景點之外,也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並於 1994 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奈良東大寺(世界文化遺產)

        東大寺,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雜司町,是華嚴宗大本山,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1998年作為「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佛寺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的。東大寺是全國68所國分寺的總寺院。因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東,所以被稱作東大寺。另外有西大寺。 
        東大寺大佛殿,正面寬度57米,深50米,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相當於15層樓建築物的高度。大佛殿內,放置著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奈良大佛 ─ 盧舍那佛)。據說重達500公噸,歷時10年才完成。奈良大佛的右後側,有根厚重的梁柱,底下有個洞孔俗稱是大佛的鼻孔,據說只要穿過此洞,就能保佑平安,相當受到觀光客歡迎!
        東大寺院內還有南大門、二月堂、三月堂、正倉院等。南大門有很著名的雙體金剛力士像。二月堂能夠俯視大佛殿和眺望奈良市區。

奈良東大寺
●地址:奈良縣奈良市雑司町406-1
●門票:大人500日圓;孩童300日圓
●交通:從近鐵奈良站轉乘奈良循環公車,在「大佛殿春日大社前」站下車徒步即達。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神戶牛排鐵板料理

       神戶牛也是可體現神戶對美食之熱情的一大標誌性美食,其美味及令人滿意之感,早已為世界美食家所認可;甚至被美國的媒體,選為與魚子醬、白松露並列「世界最貴價的9種食物」之一,可謂是和牛當中的頂級品牌。
       神戶牛是非常特別的牛肉。精選兵庫縣內產,血統純正的但馬牛,并針對脂肪分佈、肉質進行嚴格檢查,確定達到特定的基準後,才可以稱之為神戶牛。
「就算是在舒適的環境下飼養,能被認定的但馬牛也不超過一半。可見神戶牛絕對是最高階的稱號」。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日本大阪腳踏車路邊收費停車場

在日本騎腳踏車還要注意一點的是,不可亂停車,每個地區都設有收費和免費的停車場。如果停在禁止停放腳踏車的標誌處,可能就會被拖吊。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日本大阪心齋橋商店街

       心齋橋原為橫跨長堀川的一條橋名稱,在元和 8 年(1622 年)長堀川開鑿時建造。當時的心齋橋是長 18 間(約 35 米)、闊 2 間半(約 4 米)的木橋。明治 6 年(1873 年)改建成鐵橋,是 當時日本罕有的建築。明治 42 年(1909 年),石造的心齋橋落成啟用。昭和 39 年(1964 年),長堀川被填平,陸橋被移築。     
      心齋橋商店街位在戎橋和道頓崛橋之間,是大阪最大的購物區,長達 600 公尺的商店街,設有透明遮雨蓬擋風避雨,除了有大丸、0101 等大型百貨公司,還有數不清的國際品牌,此外,令女性消費者失心瘋的藥妝店也都集中在此,更有超人氣的在地美食,像是知名的金龍拉麵、本福壽司、章魚燒、大阪燒等店家,無論男 女老少遊客一到這裡,絕對徹底淪陷。
TIME 11:00~20:00
ADD 大阪市中央區心齊橋筋
WEB www.shinsaibashi.or.jp
INFO 地鐵御堂筋線「心齋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