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顯示具有 旅遊資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旅遊資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豫園玉玲瓏

        「豫園」由明代造園名家張南陽精心設計,從明嘉靖38年(西元1559年)開始興建,至明神宗萬曆5年(西元1577年)完成,前後共用了18年時間。佔地70餘畝,現存僅是當年的一半而已。最初是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人園林。潘允端是上海人,為了侍奉他辭官歸隱的父親—明嘉靖年間尚書潘恩而建造的,取「愉悅老親」之意,而「愉」和「豫」意思相通,故名「豫園」。
        江南有三大名石,又稱作江南園林三大名石。指的就是"上海豫園的宋徽宗花石綱遺物玉玲瓏、蘇州留園的冠雲峰、杭州西湖的縐雲峰"。
    豫園的鎮園之寶"玉玲瓏",該石峰高約3米,寬約1.5米,厚約80釐米,重量3噸左右,具有太湖石的皺、漏、瘦、透之美。孔多如蜂巢,可呈現"百孔淌泉,百孔冒煙"的奇觀。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有詩贊美:"壓盡千峰聳碧空,佳名誰並玉玲瓏。梵音閣下眠三日,要看繚天吐白虹。"
         據記載,宋徽宗趙佶為在首都汴梁建造花園艮岳,從全國各地搜羅名花奇石,即"花石綱",其中有的奇峰因種種原因沒能運走,史稱"艮岳遺石",玉玲瓏就是其中之一。"玉玲瓏石最玲瓏,品冠江南竅內通。花石綱中曾採入,幸逃艮岳劫灰紅。"(上海縣竹枝詞)講的就是這段故事。

        關於玉玲瓏,還有一段具有奇幻小說風格的故事。相傳,當年潘允端建造豫園時,曾經用船運送這塊石頭,誰料船過黃浦江時,原本平靜的江面上忽然起風,石頭就這樣掉進了江中。潘允端認為這不是一個好兆頭,一定要設法補救,於是重金請人去江中打撈石頭。結果,打撈上來的石頭不僅僅只有玉玲瓏,還有一塊和玉玲瓏緊緊相連的石頭,這塊石頭就是現在玉玲瓏的底座。





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

        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七寶古鎮」,建於北宋時期,於明清時代盛起,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七寶鎮的由來,有二個說法,
一、七寶鎮,流傳有七樣寶貝。一般傳說為「飛來佛、金字蓮花經、氽來鐘、神樹、玉斧、金雞、玉筷」這七件寶物,所以被稱之為「七寶古鎮」。這些寶物大部分已經毀損或是報廢。只剩下了氽來鐘。
二、七寶鎮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到北宋時已初具規模。其名稱來源於當地的寺廟「七寶寺」,但現在已不存了。
        七寶古鎮的面積有18.1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8.63萬人。現在的七寶鎮是上海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蒲匯塘橫貫古鎮,河上有數座各具特色的橋樑。古鎮老街在展示古鎮風貌的同時也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
        七寶古鎮以七寶老街為中心,是上海西南郊一座歷史悠久且聞名遐邇的古鎮。在上海市政府近幾年的開發下,除了重現古貌外,「七寶古鎮」因為交通便捷的優越位置、物美價廉及讓人垂涎三尺的各式特色小吃,也成為上海當地民眾及來上海旅遊的遊客們訪舊懷古的景點之一。七寶老街上,古色古香的石頭路、小橋都彌散著質樸的特色;琳琅滿目的商鋪緊緊相連,在整條街上您可以看到具有江南特色的飾品店,精緻的刺繡、木質的飾品、古玩、字畫等特色商品。
        來到七寶鎮除了古老的街道外,必須要嚐嚐當地的小吃,其中有龍袍蟹黃湯包、老街湯圓、臭豆腐、七寶方糕、龍鬚糖..等,尤其百年老店的龍袍蟹黃湯包相傳已有140年歷史。
        蟹黃湯包為江蘇傳統美食,在明、清時期已經享有盛譽。其特色就是皮薄如紙,以製作"絕"、形態"美"、吃法"奇"出名。蟹黃湯包的製作原料為螃蟹的蟹黃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其中龍袍蟹黃湯包和靖江蟹黃湯包較爲出名。龍袍蟹黃湯包相傳曾為朝廷貢品。其始源於清朝乾隆年間。相傳乾隆六下江南時,品嘗了鄉民們特地為其製作的以蟹黃蟹肉等為餡的包子以後,龍顏大悅,連聲讚美「好吃、好吃」,鄉民們也受寵若驚,便稱此種包子為「乾隆湯包」,在清時期已經享有盛譽。龍袍蟹黃湯包以其用料講究、配方獨特、製作精良、難以仿製而著稱,僅製作工序就多達33道。長期以來龍袍蟹黃湯包絕技傳人恪守「不外傳」的祖訓,使其更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上海 Dream Trip, You Should Be Here!

9/15~9/18 阿廖到上海躲颱風,躲過了莫蘭蒂(沒人在),卻躲不過今天的梅姬。颱風天,留客天,風大雨大,在家裡躲梅姬,閒閒沒事來看看阿廖的影片囉!..You Should Be Here!!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中國之美、美在藝術;藝術之美、美在故宮(故宮帶團實務)

        台灣故宮博物院位於台北市外雙溪。台北市是台灣的首善之都,是台灣第一個直轄市,人口總數約270萬人。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也是台灣最吵的博物館。因為台灣故宮博物院腹地不大,又因為近年來旅客倍增,所以就變成一個最吵的博物館了。(四大博物館: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人家說:「中國之美、美在藝術;藝術之美、美在故宮」。所以來到台灣,想要了解中華歷史,台灣的故宮是一個不可不到的地方。台灣故宮博物院為什麼叫做故宮呢?其實台灣的故宮博物院,源自於我們北京國立故宮博物院。北京在戰國時期稱薊(ㄐㄧˋ),是「戰國七雄」中燕國的京城。遼國稱燕京。金國改稱京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稱北平,明永樂帝朱棣改北平為北京。簡稱京。明成祖朱隸(朱元璋第四個兒子),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遷都於北平,於永樂四年開始興建故宮,西元1420完成。故有舊意思,位於北京的故宮是明、清二代的皇宮,歷經了明朝14個皇帝和清朝10個皇帝共有491年,而國立故宮博物院於1925年成立於北京紫禁城,所以這也就是「故宮」名稱的由來。
       國民革命推翻滿清,末代皇帝溥儀暫居紫禁城,嗣後移居頤和園。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北京紫禁城中仍留有清室小朝廷,保持著帝王氣派。(中華民國成立後,臨時政府和清廷達成《清室優待條件》協議,允許用外國君主禮節對待退位後的清朝末代皇帝,並供給歲用400萬銀圓,皇族和他們的下屬可以暫時居住在紫禁城內廷。)
       當時軍閥割據,馮玉祥,為民國時期軍事家、愛國將領、民國軍閥、著名民主人士。發動了 1924年的首都革命,北京政變。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包圍了總統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戰並解除吳佩孚的職務,監禁大總統曹錕,宣布成立「國民軍」。馮玉祥公然撕毀「民國國會優待清室協議」,並把大炮架在故宮門口,逼溥儀等皇室離開故宮。
       末代皇帝溥儀,於1924年遷出紫禁城,政府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入宮點查文物(宋、元、明、清四朝宮中收藏),並於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故宮博物院。據說從民國成立到溥儀被逼離開紫禁城,短短13年間,故宮文物短少了3000多件。

        1931年九一八事變,戰爭日益緊張,為了文物安全,政府考慮必要時文物向南遷移 (擇院藏精品裝箱儲置)。1933年起由北平遷運至上海。1936年因南京保存庫房完工,再遷南京。1937年盧溝橋七七事變發生,又遷移至貴州、四川。
1945年抗戰勝利後,政府下令將分散三處的文物運回南京。
然內戰爆發國事未平,1948年政府決定將文物由上海以軍艦運抵基隆。同年12月22日,國軍海軍登陸艦「中鼎號」裝載著712箱精心挑選的文物起航駛向台灣。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由上海以軍艦分三批運抵台灣基隆。總計運台文物共2,972箱,只佔北平南遷箱件的百分之二十二,約60萬件。直到1950年這批播遷的文物才運至台中霧峰,暫存在北溝。

       人家說,蔣介石來台就帶來了二個最價值的東西,一個是黃金,另外就是故宮文物。所謂軟件在台灣,硬件在北京。所以在台灣故宮都為精細和書畫居多。蔣介石從大陸帶過來的國寶約60萬件,都是精品小件的國寶。其中以書籍類最多。為什麼會以書籍最多,因為蔣介石要強調的是他是中華民族的正統。蔣介石雖然一個政治家也算是一個軍閥,但是他並沒有把這60萬件國寶當作私人的收藏,據說他說過一句話,這些國寶不是台灣的,也不是大陸的,是屬於中華民族的,所以直到1965年台灣故宮博物院成立,這60萬件國寶一件也沒有短少。
       1965年,台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落成,(新館館舍定名為「中山博物院」,於國父百年誕辰紀念日開幕),結束了流離遷徙的歲月。除故宮與中央兩博物院外,加上數十年來在台購藏與捐贈,累積數量超過69萬件,是非常豐富的寶藏。

目前故宮博物院的古物來源有四:
1. 最主要的就是北平清故宮宋元明清的古董。
2. 是南京中山博物院的古董。
3. 古物陳列所、潘陽故宮以及熱河避暑山莊的古物。
4. 故宮來台後各公家單位撥交、私人的捐贈以及故宮在外價購而來的古物。
       台灣的故宮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於1965年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位於台北市郊陽明山腳下,士林區外雙溪。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建築設計仿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外觀壯嚴宏偉,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台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故宮典藏的珍貴文物,原本屬於清朝宮廷的收藏。從帝王收藏到全民共有,是人類非常豐富的文化遺產。故宮以兩大類型的展品籌劃呈現。一種是常態性的展覽。它是以時代的順序,展示各個時期獨特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支架。另外一種是專題性的展覽。它是以特殊的主題,展現文物的精采面貌及說明文物承先啟後的時代意義。

       在常態性的展覽方面首先在一樓,展示重點是展示現在比較接近清朝王室的典藏及清代家俱的展示。到了二樓,可以看到,從清朝精緻的工藝開始,往前逐漸推進到更早期的明代、宋金時代、及六朝隋唐時代。在三樓展覽,將會看到更為遙遠的秦漢時代、銅器時代,最後來到華夏聞名的曙光-----新石器時代。
       故宮除了在既有的典藏維護、學術研究、展覽策劃和教育推廣等面向持續精進,以及加強與國際重要博物館間的交流合作之外,致力於打造數位化博物館和文化創意產業應用的重鎮,也正積極推動臺北主院區的擴建計畫。 

帶團實務事項:
※ 台北故宮的歷史及故宮三寶可以在車上先做事先的解說。
※ 雙肩大型背包無法攜入,須寄放於一樓寄物處(投幣式寄物箱每次NT.10,使用後可以退還),所以要在下車前要提醒旅客重要物品請隨身攜帶,其它的放在車上就可以了,另外故宮裡面備有飲水機,可以免費供應飲水,所以也不用帶礦泉水下車。
※ 團體參觀要先進行預約,故宮上下車地點在B1負一樓。到達後要由B1進入後團體領取導覽耳機。
※ 如果提前到達,可以安排旅客到國父銅像左後方旁邊的集合休息區(故宮郵局櫃台前)休息,先上洗手間及喝水。
※ 團體參觀,如果沒有預約則要在GTS等候區排隊等候。也可以利用11:00~1:00 或 3:00~6:00 的時間,不用預約可以獨立運用。
※ 帶領旅客到GTS發放區排隊,領取團體耳機。
※ 到團體售票處買票,到團體語音導覽處報到登記領耳機主機(要辦精英卡,不然要押證件)。
※ 發放耳機主機後,讓旅客進行耳機測試,測試完成後,再帶隊坐手扶梯往1樓。
※ 到達1樓後,先暫停集合並宣佈等一下參觀時,如果走散或提前出來的旅客,請到蓋紀念章旁邊的座位區休息稍後。另外如果有抽菸的來賓需要到戶外門邊的吸菸區抽菸。宣佈完後再帶隊由有圍紅龍的團體入口處進入參觀。
※ 導覽參觀時為避開人潮,不一定是從那一個樓層開始,1.2.3或3.2.1或2.3.1都可以。理想的情況下最好的導覽方式應該是由上樓層往下導覽 (3.2.1)。
※ 毛公鼎、散氏盤要看,青銅器的4個寶貝:毛公鼎、散氏盤、宗周鐘及子犯和鐘,另外翠玉白菜、肉形石也要看。此外還有核桃橄欖雕刻,另外還有購物站要賣的珊瑚樹、玉器部份。
※ 故宮停留的參觀時間大約是1個半小時,可以留下約30分鐘給遊客拍照。每件展品的個別介紹最好不要超過太久。除非是帶參訪團,否則會因為停留太久和講太久反而讓客人覺得不耐煩。
※ 提醒客人故宮裡面是禁止拍照的,如果對一些展品或器物有興趣的話,可至禮品部選購禮品或畫冊。以及提醒旅客為了維持良好的參觀品質,在故宮裡面請低聲細語說話。
※ 參觀完後在1樓出口處先集合,收齊耳機後並宣佈在B1負一樓的集合時間和地點(郵局櫃台前),再做解散拍照及選購禮品。
※ 把收齊的耳機拿到1樓做歸還,等集合時間到時,於集合地點清點旅客人數,再打電話請司機大哥開車過來,帶隊到外面上車。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台北101大樓-帶團實務

          這裡是著名的台北最高的大樓台北101,來台北怎麼可以不來台北101呢! (沒有來過台北101,就不算來過台北!) 台北101(TAIPEI 101)是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一棟摩天大樓,樓高509.2m,總樓層共地上101層、地下5層,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於1999年動工,2004年12月31日完工啟用,總建費約新台幣600億,已經有10年的歷史。(李祖原其它的作品:中台禪寺、高雄85大樓、宏國大廈。) 曾於2004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4日間擁有「世界第一高樓」的紀錄。
        現在的台北 101 是世界第幾高的大樓阿?目前是世界第六。(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犧牲在沙灘上)。各國的大樓紛紛興建,所以台北 101 已經退居到第6名。(第一.杜拜:哈里發塔、第二.日本東京:晴空塔、第三.上海:中心大廈)。但是現在台北101依然是全世界最高的島嶼大樓。
        臺灣位於地震帶上,在台北盆地的範圍內,又有3條小斷層,為了興建台北101,這個建築的設計必定要能防止強震的破壞。為了增加大樓的彈性來避免強震所帶來的破壞,台北101的中心是由一個外圍8根鋼筋的巨柱所組成。不過良好的彈性,卻也讓大樓面臨微風衝擊,即有搖晃的問題。為了因應高空強風及颱風吹拂造成的搖晃,在87至92樓掛置一個重達660(661.02)公噸、直徑5.5公尺的風阻尼球 (調諧質塊阻尼器又稱「調質阻尼器」),利用巨大鋼球(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原理)的擺動來減緩建築物的晃動幅度。是全世界唯一開放遊客觀賞的巨型阻尼器,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阻尼器。大樓內除了擁有有全球最大的阻尼器外,目前還保有是金氏世界紀錄中全球起降速度次快的電梯。最快升降電梯的速度:每秒16.83公尺(約等於時速60公里),從1樓到89樓的室內觀景台,只需39秒。從5樓到89樓的室內觀景台,只需37秒。裏面設有國語的語音導覽器。101的88樓為風阻尼球參觀區,89樓為室內觀景台,91樓為室外觀景台。這裡在過年的時候會有跨年倒數與新年煙火表演活動,也是全球首見的。(最早的煙火於施放是從2004年開始)。
        台北101 團體的觀景台售票處、電梯入口:設在負一樓(B1)。美食街鼎泰豐的旁邊。參觀完後,可以到美食街吃吃東西,稍做休息。另外,101大廈的正門(上下車處)前坪有一排彩色玻璃牆,上面鐫刻著所有參與101大廈施工建設者的名字。(這不是紀念碑喔,上面還有台灣領導人陳水扁和馬英九的名字也刻在上面)。
台北101目前有六個「世界第一」頭銜:
1. 最高的建築露天觀景台:第 91樓 508米。
2. 最大的阻尼器:第 88~92樓,重 660公噸。
3. 最快的升降機速度:第 5~89樓 37秒,每秒 16.83米,約等於時速 60公里。
4. 跨年夜最大的倒數計時鐘。
5. 高樓施放超大型煙火的摩天大樓。
6. 最高綠建築、環地震帶最高建築。


操作注意事項:
※ 要先注意行程表有沒有寫台北101登頂。行程表寫「信義商圈」或「101商圈」是不上觀景台的,逗留時間為一小時,如果安排時間更久,客人願意自費登頂,則帶他們去排隊購票。如果有註名登頂,導遊要先預約,逗留時間為一小時半 ~二小時。
※ 台北101的下車地點如果在信義路正門。正門下車廣場會有法輪功的人員集結。下車後可以在廣場先做導覽解說後,並宣佈上車集合地地點就在台北101正門廣場。
※ 視101交通管制的安排,現在下車及上車的地點時會改安排在後門水舞廣場路邊,下車後進入101後,要宣佈上車的地點就在水舞廣場的出口。
※ 直接帶領旅客坐手扶梯到負一樓,進入美食街。
※ 台北101團體的觀景台售票處、電梯入口,設在負一樓(B1),美食街鼎泰豐的旁邊。購買團票後,帶領旅客排隊上高速電梯到89樓觀景台。(散客購票處在4樓,入口處在5樓)。
※ 旅客在排隊上電梯時,中間會有101合成紀念照攝影,價格2張NT.600元。可以到89樓購買。
※ 旅客在排隊的時候,導遊要到導遊等候區等待。等旅客過了安檢門後,再一起搭電梯。
※ 到達89樓觀景台後,可以向服務台借用說明耳機。
※ 參觀完再坐高速電梯下樓到負一樓出口。到達負一樓後,宣佈上車集合時間和地點。
※ 台北101有很多出入口,告知旅客以信義路出入口或是水舞廣場的出入口為上下車地點,上車要集合人數都到齊了,才請司機把車開過來。




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日月潭的阿婆茶葉蛋

        每一個遊覽日月潭的人,大概都會吃一顆玄光寺碼頭有名的鄒金盆老阿媽茶葉蛋。
       據說民國38年,老蔣總統退轉臺灣以後經常和宋美齡去日月潭散心,一方面散心,一方面思考國家大事。當然每次去了日月潭,一定都會清場戒嚴。有一次宋美齡覺得有點餓,一時也沒什麼吃的,於是衛兵找來了一個賣茶葉蛋的小姑娘,買了茶葉蛋。宋美齡吃了茶葉蛋挺高興的,老蔣總統就特許了這個賣茶葉蛋的小姑娘以後專門在日月潭賣茶葉蛋。幾十年過去,鄒姑娘都已經變成老阿媽,孫女也長大了,她卻一直還在日月潭賣茶葉蛋。她的茶葉蛋主要用香菇和紅茶做輔料,用本地雞蛋熬煮6小時以上,絕不馬虎了事。如今老蔣早已故去,老阿媽的茶葉蛋卻越賣越紅火,據說她已經買了好幾棟房子...。
        茶葉蛋之作法:紅茶、花椒、八角、川芎、香菇、醬油、鹽及少許黑糖。


 

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熱蘭遮城壁鎖遺跡

       西方傳統建築的「壁鎖」即是一種強化紅磚承重墻與楹仔之間結合處固著力的方法。三百多年前,17世紀初葉荷蘭人曾經將此歐洲的建築技術引入台南地區。
       壁鎖又稱「鐵剪刀」、「鐵鉸刀尺」 、「鐵家刀」指山牆兩端S形的鐵構件,這是一種主要用來固定橫樑,並兼具裝飾與避邪作用的建築零件,今天在臺灣只有臺南較常見到。 
       壁鎖外露的橫鐵正中央有一長約三台尺的圓鐵棒,將其打入橫樑中,使磚壁與樑木緊緊相扣,地震時樑木便不易脫落。而壁鎖外部的橫鐵則有T、S、 W等形式,其中以T形的兩邊通常往內勾, 如剪刀一般,因此而得名。



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赤崁樓的龜碑

       排列在赤崁樓建築前面的九座「龜碑」叫做贔屭,又名填下或霸下,形似龜而好負重,可馱負三山五嶽,多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牆頭裝飾,屬靈禽祥獸,傳說為龍生 九子之一。中央宮廷的贔屭為「龍頭龜身」,地方民間的贔屭只能為「龜頭龜身」,代表不能僭越。這九座石碑及石龜碑座,所有石材全部採用產自金門烈嶼之花崗石俗稱麻糬石。
       赤崁樓的這九個御龜碑最早是放置在現今台南市南門路附近的福康安生祠內。但是日子一久,生祠缺乏維護便開始傾倒損壞。於是在西元一九三五年時為了舉辦台灣 博覽會,被移到大南門的外廓內放置。台灣光復後,在民國四十九年再被移到今日的位置,也就是赤崁樓庭園存放。              
       清乾隆五十一年時(西元一七八六)天地會成員在台灣起義。林爽文領北路軍,莊大田領南路軍。台灣全島聞風響應,叛軍聲勢浩大,清兵潰敗,這就是著名的「林 爽文事件」。隔年9月,乾隆皇帝命令當時陝甘總督福康安率軍渡海平定叛軍。福康安登陸後,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將亂事平定。乾隆皇帝接到了捷報以後,非常高 興,就親自動筆寫了5篇詩文來紀念此事。同時下旨將這些詩文以滿、漢文鐫刻製碑,豎立在台南、嘉義兩地的福康安生祠內。這就是「御龜碑」的由來了。
       由於皇帝要將這些詩文製碑,但是當時台灣的石材過於鬆脆,製成碑文過不久一定會受風化而崩落。所以官方就大費周章地先在盛產花崗石的金門開鑿上等的巨石, 將龜座與碑石分別雕製後,再運到台灣來組合。當時載著龜碑的船隻駛到今日保安路西邊的港道卸載。但是,誰知碑石會過於沉重,一個不小心其中一具龜座便 掉落海底。負責碑文的官員害怕受罪,便急忙用台灣土產砂岩補刻一座來矇騙。目前這座「真碑假龜」的御碑存放在嘉義市中山公園。 
       那麼,那個「失足」的龜座就這樣沉在海裡了嗎?龜座在沉沒一百餘年以後,在一九一一年居然被在台南的漁民發現。有人說這是龜座具有神力,祂想回到陸地上了,於是尊稱其龜座為「白靈聖母」。現在那個龜座就放置在台南的保安路的保安宮裡面,原本放置碑文的凹槽現在還有「神水」,可以提供人家取用,保佑平安。

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桂林、陽朔山水情

       中國的山川美景,千古以來,一致的公論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所謂陽朔山水,是指北起興安,南抵陽朔,灕江兩岸綿延一百多公里的山光水色。
       桂林岩溶地貌最為典型的,轄區內洞穴、石峰數以千計,大小湖塘數百個,其間河谷開闊平緩,山多平地拔起,孤峰、流泉、峰叢、峰林環布,灕江依山勢流轉,江中為洲,間有險灘、流泉、飛瀑,是桂林山水精華之所在,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獨特山水源自岩溶地貌的發育,桂林形成了神姿仙態的峰林,幽深瑰麗的溶洞和神秘莫測的地下河。這些特殊的地貌與景象萬千的灕江,及其周圍美麗迷人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形成了獨具一格,馳名中外的桂林山水。這裡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麗壯觀,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
       陽朔則位於廣西東北部,隸屬桂林市。由於縣城北面有兩個山峰形如羊角,俗名羊角山,而「羊角」二字與陽朔地方語言的「陽朔」二字諧音故名。作為桂林山水風景之最,陽朔以風景秀麗而著稱。陽朔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唐詩中一句說得好:城廓並無二里大,人家都在萬山中。山擁江城,像一朵盛放的蓮花。作為桂林山水旅遊的奇葩,陽朔的山,以多勝,以奇勝,以秀勝。連綿數十里的山峰,如筍拔地,各不相倚,有若星羅棋佈,中間穿繞著一條蜿蜓而下的百里沼江,不禁使人想起「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詠嘆。陽朔的山峰千姿百態。諸山形態畢肖,處處引人遊趣。奇山秀水的陽朔為桂林的山水風景劃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Our Japan

分享影片: 瑞典的影像作家 - Marc Ambueh 的「Our Japan(我們的日本)」。 
 
Our Japan from Marc Ambuehl on Vimeo.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野薑花

       野薑花並非台灣原生植物,它和早年來到台灣的大陸移民一樣,都是漂洋過海前來定居。野薑花,學名叫(穗花山奈),花形像蝴蝶所以日本又叫蝴蝶花。地下的莖像薑一樣,所以叫野薑花。薑花的嫩芽及花可供食用,塊狀莖可作薑的替代品及醃漬,花曬乾之後可泡茶飲用。 它是薑科草本植物,原產於遙遠的喜馬拉馬山區。西元 1900 年,野薑花便引進寶島栽種,落腳到台灣也已經有超過了百年,早已馴化於台灣的濕地、鄉村和溝圳野地。它以地下莖繁殖,常呈大片群落生長從而營造出美麗的白色花海。
       野薑花由於名字有個「薑」,很多人誤以為野薑花就是食用生薑所開的花,雖然同屬薑科,兩者大不同,食用的薑原產於東南亞,花開黃綠色,野薑花則是開白色花。薑花的每一朵花,皆由綠色苞片伸出花朵綻放,而三片像是蝴蝶的花瓣構造,其實是雄蕊變異而來的瓣狀雄蕊,在花中心挺立的花蕊,則是由一雄蕊和一雌蕊結合形成,也構成野薑花獨特美麗的花容。
       各位知道新竹縣內灣有名的「野薑花粽」是怎麼做成的嗎?
野薑花粽的做法是把野薑花的根部浸泡過後研磨成野薑花粉,再搭配高鈣以及豬肉、香菇、蝦米、籮蔔乾等..各種材料做成的內餡,最後再野薑花的葉子包裹成一顆顆又香又 Q 的野薑花粽由於野薑花葉可以吸油,所以野薑花粽吃起來很香,米粒粒粒分明,並且很容易消化,現在已經是內灣在地的客家地方特色美食之一。
       因為野薑花帶有獨特的香味,所以它還能夠提煉出芳香精油做香水的製造材料;還可以運用薑花的乾燥莖部磨成粉末,加入按摩油中以作身體美容之用,以及可以從花苞中提煉出膠狀萃取物來提供製作成洗髮精。





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

新竹市長和宮供奉的媽祖神像

       媽祖就是「天上聖母」,我們一般通稱「媽祖」或「媽祖婆」。媽祖是古時候的宋朝人,她的本名叫「林默娘」,從小就相當相當聰明,讀經書過目不忘。
       媽祖十三歲的時後遇見一位道士傳授她法術,十六歲時又得到一對神仙銅符,從此之後就有了神通,可以斬妖除魔。媽祖二十八歲的時後,祂的父親出海補魚遇到船難,媽祖為了救她父親而喪身,死後升天得道,時常在漆黑的海上拯救遭遇海難的漁民,漸漸成為大陸沿海及台灣一帶人民普遍信仰神,更成為航海人的守護神。
       新竹市長和宮供奉的媽祖神像,不僅是 270 多年前從湄洲來臺,頭上所鑲頭髮,相傳即為媽祖遺世的真跡。
       大門對聯( 代表當年建廟與湄洲祖廟的特殊情感 )左:長發婆心恩垂竹塹、右:和舒母德祥溯湄洲 。
       長和宮為桃竹苗等地區最為悠久的媽祖廟、也是內政部三級古蹟,廟內主祀天上聖母,為清乾隆七年時竹塹水郊會與福建莆田萬梅堂禪師林義濤供奉,由湄洲祖廟迎請至竹塹長和宮。
       此媽祖神像特別之處在於「軟身神像」,即關節四肢可以活動,與戴有「真人頭髮」,史載媽祖林默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仙逝,得年二十八歲。當前由湄洲祖廟一直保存著林默娘升天成仙後所遺留的一束頭髮,肉身則火化,後來為了信眾分靈需要而分成三份,而分別製作成三尊軟身神像。
       據宮中史料記載,3 尊神像中 1 尊「大媽」留在湄洲祖廟朝天閣正殿,惜已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第 2 尊「二媽」流向南洋,不知去向;第 3 尊「三媽」則為今日新竹市長和宮的軟身真髮媽祖,所以長和宮所祭祀的媽祖又稱「湄洲祖廟正三媽」。
       當時媽祖來臺時所坐的神轎、香條板等文物,現都保存在長和宮中。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煙雨鳳凰 MV 欣賞(觀光資源)

          位於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鳳凰古城又稱沱江古鎮,地處湘西丘陵地區,沱江的中下游位置,全縣多山地。其地理位置可概括為:"西托雲貴,東控辰元­,北制川鄂,南扼桂邊",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
       沱江從西至東橫貫鳳凰縣境中部地區,流經臘爾山、麻沖、落潮井、都里、南華山、沱江鎮、官莊、橋溪口、木江坪等9個鄉鎮。至瀘溪縣河溪會武水,在武溪鎮匯入沅江。幹流全長131公里。在鳳凰縣境長96.9公里,流域面積為732.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9立方米/秒,自然高差533米。
       鳳凰縣自古以來一直是少數民族的聚居之地,歷史悠久。這些少數民族中以苗族和土家族為多。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中國民航局於2014/8/7公告關於充電寶(隨身電源)攜帶新規定(實務一)

中國民航局於2014/8/7公告關於充電寶(隨身電源)攜帶新規定,要去大陸的旅客或是有帶團前往大陸的領隊請多加注意。
充電寶(隨身電源)是指主要功能用於給手機等電子設備提供外部電源的鋰電池移動電源。根據現行有效國際民航組織《危險物品安全航空運輸技術細則》和《中國民用航空危險品運輸管理規定》,旅客攜帶充電寶(隨身電源)乘機應遵守以下規定:
一、充電寶必須是旅客個人自用攜帶
二、充電寶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攜帶或隨身攜帶,嚴禁在托運行李中攜帶
三、充電寶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無需航空公司批準;額定能量超過100Wh但不超過160Wh,經航空公司批準後方可攜帶,但每名旅客不得攜帶超過兩個充電寶
四、嚴禁攜帶額定能量超過160Wh的充電寶;嚴禁攜帶未標明額定能量同時也未能通過標註的其他參數計算得出額定能量的
充電寶。
五、不得在飛行過程中使用充電寶給電子設備充電。對於有啟動開關的充電寶,在飛行過程中應始終關閉充電寶。
上述規定同時適用於機組人員。
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合興站折返式鐵路之昔日與今日

       合興為昔日"南河和興庄"簡化而來的地名,又名十分寮。位於沙坑與橫山兩聚落之間。
       嘉慶末年泉籍福佬以陳福成為首,曾來此地開墾,光緒年間,再有鐘阿統來到此處,並邀集好友設置腦灶,大量開採樟腦,腦灶的計算是以十灶為一分,十分寮的面積,慨算起來該有一百灶腦寮的土地。
       內灣支線在九讚頭站開始進入山區,到了合興站剛好是斜度千分之25的爬坡段,因此,合興站便成為台灣少見的「折返式站場」(SWITCH BACK),為貨運火車提供安全的停靠站。
       折返式車站通常出現在坡度很大的單線鐵路,早期的火車,尤其是載重的貨物列車,因煞車力不足,為了火車能夠安全停靠,因此,需要平緩的月台供列車「停靠」 或「待避」。合興設此設施,除了可確保鐵道安全,另外還可以來充當火車調度站使用或是火車裝運貨物的裝卸站。
       合興站後來以輸送水泥為主,水泥廠停產之後,車站也跟著沒落,降為招呼站。台鐵一度考慮廢站,所幸「追火車愛情故事」男女主角曾春兆和彭智惠夫婦出面認養,才使舊車站得以保留,從此也讓合興多了一個「愛情車站」的美稱。
       新竹縣政府現在推動了一線九驛內灣夢之鐵的計畫,將此處設定為台灣漫畫夢工場的場址之一,進行修繕動作,並且委由薰衣草森林團隊營運,現今已經整修完成,並正式開放給民眾一睹浪漫愛情車站的風采。 




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竹東市區的大生堂藥局

       竹東市區的大生堂藥局,是在竹東年代久遠的古老藥局之一。大生堂這塊招牌是自從日據期保存至今,樣貌完好如新,內容特殊。這是一家看起來很不顯眼的市區藥局,如果不是有人帶,都不知道這家藥局的歷史悠久,裏面還隱藏了許多寶貝,就連當地人也沒幾個人知道。
       店口橫掛的匾上,「帝國製藥株式會社製品,竹東郡元賣捌所,大生堂」,就告訴我們,這家藥局可是日據時代的帝國製藥的專賣店!而這槐匾目前可說價值非凡,據說日本原公司都想要出高價買回。招牌上面寫著: 日本名物~~千金丹、 神藥~~急救良劑、麝香丹~~清涼健胃、五臟圓~~補血壯陽。
       藥局的主人雲邦嫂表示,大生藥局是由他們的阿祖從廣東遷台到此,落腳至今已經是第五代了,有102年歷史,主人雲邦嫂是第四代。
       此塊招牌是帝國製藥廠的加盟店代表,最近幾年來日本四國島第七代人員多次派人前來找雲邦嫂洽談,要用高價收回,但都被雲邦嫂拒絕。雲邦嫂很驕傲的表示,要給子孫世世代代當做傳家寶。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竹東導覽-竹東天主堂

       竹東天主堂建於民國 43 年,由西班牙籍耶穌會神父安徽德主持,教堂建築設計則由羅以禮修士負責,並由教友鍾廷麟從旁協助,取名「聖母無玷天主堂」,是台灣光復後,新竹地區所興建的第一座大教堂。
       這座教堂被泛稱為改良式的歌德式教堂;教堂內,歌德式尖角開窗、原入口處典型的圓形玫瑰花格窗、高聳的鐘樓都為其特色,頗具歷史意義與價值,後因不當的增改建,遮蔽原有教堂的面貌,加以鄰近凌亂的中央市場,致使整座教堂隱沒於街市喧囂之中,甚為可惜。


聖母無玷天主堂:
無玷的意識即是生母為
始胎無玷者無原罪聖母
因12月8日為聖母無玷日
故將此日訂為堂慶
使命:

宗教通常是指一種與"神聖"之間的關係
信教的人知道某種神聖的力量
創造了他和整個世界
他仰賴這力量並接受祂的引導
人願意以祂的生活方式
中悅和光榮這神聖

簡介:
竹東天主堂可泛稱為改良式的歌德式教堂
充滿了各式建築語彙
哥德式尖角開窗
原入口處有典型的圓型玫瑰花格窗
高聳的鐘樓皆為其代表
建築本體以洗石子為立面裝飾材
建築設計者為具有土木建築背景的羅以禮修士負責設計
教堂木構建材均取自竹東木行
屋頂係以三角形結構不易變形的學理
"西洋式木造形架"及天花板均為上等檜木


和歌山城天守閣

       和歌山市位於紀川河口處的和歌山平原上,是縣行政、經濟和文化的中心。16 世紀後期,征服這片土地的武將豐臣秀吉在伏虎山築起了和歌山城,從此開始了和歌山的歷史。此後,在 17 世紀初,首代將軍家康的第 10 個兒子德川賴宣將和歌山建成了“城下町”(以諸侯的居城爲中心發展起來的城鎮)。
       和歌山天守閣於 1585 年為豐臣秀吉建城,從 1619 年起,一直為紀州德川的家城。天守閣一度遭受祝融之災燒毀,後於 1958 年重建。復原後的和歌山城的天守閣內,有展覽鬼瓦和甲胄等當時使用的武器和武具的展覽室,另外還有可以一覽無餘地眺望市內的瞭望台。     
       和歌山城以春季賞櫻及秋季賞楓的景色最為吸引人,而城樓天守閣更是眺望和歌山市全景最佳的場所。城中還保留著第一代紀州藩主德川賴信建造的紅葉溪庭園及被列入重要財產的岡口門等,為櫻花和杜鵑花的名勝。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明石海峽大橋

明石海峽大橋長近 4 公里,是全球最長的吊橋,橫跨神戶與淡路島之間的明石海峽,為神戶─淡路─鳴門自動車道的一部分(這條快速道路連接了本州與四國);明石海峽大橋係於 1998 年通車。
(神戶端)橋口處有大橋展覽中心,展示規劃與建造這座大橋以及全球其他吊橋的詳細資料,不過所有詳細解說資料僅以日文呈現。
舞子海上散步道上設有多處觀景台,就在橋面下方、海水上方約 50 公尺處,可從(神戶端)橋底搭電梯進入,從觀景台可欣賞大橋內部、明石海峽與大阪灣的優美景致。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影片分享-內灣新據點,愛情車站。

讓過去的愛情故事繼續在這個車站停駐,讓新的愛情故事持續在這裡發生,這一站,愛情到了,追尋愛情的乘客請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