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文昌帝君的故事

        五文昌,又稱「五文昌夫子」、「五文昌帝君」,是道教奉祀的五位神明:「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文衡帝君」。相傳此五神皆有護持文運之職能, 而成為士人學子敬奉的對象,故合稱「五文昌」。
        中國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說,可見南方文昌帝君信仰之盛行。文昌君又叫文星或文曲星。祭拜文昌帝君為清代官方重要的祀典之一,在縣府、學校都設有文昌祠,為士子文人會文之所。除了文人之外,舉凡與文書相關的行業,例如:書籍、文具、製紙業、刻字、印刷等業,都是以文昌帝君為行業神。
       文昌帝君的誕辰是陰曆二月初三,據說文昌帝君出生於西蜀越巂,誕生時有一道祥光照亮整個屋子,且五彩雲籠罩整個村莊,鄉民看到這種情形,紛紛說他是貴人轉世的,是個好預兆!文昌帝君的父親叫張叟,快六十歲了才得到這個兒子,心裡十分地開心,因為這個孩子得來不易,於是就把文昌帝君取名為張亞子。文昌帝君從小就比一般的孩子還要成熟,不愛玩,卻很喜歡讀書。有一年,家鄉乾旱,民不聊生,村民想了許多辦法,卻始終無法解決問題。文昌帝君不忍看見村民陷於困境,想起自己在夢境當中,曾經擔任過水府判吏的職位。於是當天晚上,他就在夢中下令下雨。隔天果然天降甘霖,解除了這一場旱災的危機。
        文昌帝君他們家後來遷徙到七取山(四川省梓潼縣),他事母極孝,但是在當官時不幸戰死,百姓懷念他立了一座廟,把他當作「雷神」拜。因為靈驗異常,百姓有求必應。當時科舉制度的興盛,每逢考季,讀書人赴京趕考都會到廟裡拜拜求金榜題名,以後他逐漸從「雷神」 就演變成「梓潼神」,主掌科場命運讀書人的功名利祿,凡是讀書人不管舉人、秀才、貢生、竟生及私墊的老師在這天都要準備供品至文昌廟裡祭拜,除了祈福最大的目的就是感恩。只要考試這個制度還存在,文昌帝君永遠是香火鼎盛的。
        明代在浙江省有一文人叫商輅,有一天夜裡商輅夢見自己跪在文昌殿前, 看見供桌上擺著筆墨紙硯、一盤花生和一些糖。文昌帝君一直看著他微笑卻不說話,突然文昌帝君手朝供桌一揮,花生自動去殼飛入糖中,而花生糖瞬時化成數頭牛朝他飛奔而來,商輅此時就清醒了過來。商輅醒來之後,他請人幫他解讀夢中的景象。筆墨紙硯和花生是為妙筆生花的比喻,花生糖化成數頭牛朝他奔來則是比喻智慧的象徵。
        商輅聽完解夢的結果非常驚喜,就吩咐家人取米榖和麥芽糖一起攪和,再加入花生熬成硬糖,最後請人作牛形狀的模具,把糖變成有牛形狀的花生糖,而「軋」字有花生的含意在其中,因此商輅把這種有牛形狀的花生糖取名為牛軋糖。另外「軋」字本來讀取 一ㄚˋ,現今為方便大眾讀取乃將一ㄚˋ改成ㄓㄚ。 
        商輅創製牛軋糖後,同一年去參加鄉試、會試、殿試都連中第一名,就是我們所謂的三元。商輅為明代 89 名狀元中唯一三元及第的人。商輅為了感念文昌神的保佑, 就製作了大量的牛軋糖赴文昌殿祭拜答謝文昌帝君。祭拜之後,就把牛軋糖分給大家品嘗。因為牛軋糖香醇有勁而廣為流傳,後來因為把糖製作成牛的形狀不容易,於是大家就把糖直接切成長塊狀,就是現今大家看到的牛軋糖形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