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餅原本只是地方上的名產,因適逢當時的縱貫鐵路通行之便,藉由車上的販售便將知名度傳到了全國,進而成為全國性的名產。他是一種甜餡薄餅,一般內餡是麥芽糖,源起於台灣台中市的點心,為中臺灣的名產之一。
太陽餅的形狀近似圓形,早期製作的比較大,一般食用前多會均分成四塊,近年來則有較小的太陽餅出現,以方便拿取食用。其包裝外盒也頗具特色,最早是由台南畫家顏水龍所設計的向日葵圖案構成。內餡麥芽糖相當甜,多半為直接食用配濃茶之茶點,餅皮酥而易碎,食用時容易掉落餅屑,故有不少人會置餅於碗內,沖泡熱開水,呈粥樣食用。這種點心最初是台中人的地方小茶點,經過多次改良後成為了太陽餅。
太陽餅發展版本有一些不同的說法,在 20 世紀初,它是在今台中市神岡區社口裡一帶林家崑派的麥芽餅,後來由崑派魏清海加以變化,而成為現在的太陽餅。原本這種點心並沒有專屬名稱,後來因為在「太陽堂」打出名氣,才經太陽堂創辦人林紹崧命名為太陽餅。也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形似日本國旗才被如此稱呼。太陽餅的形狀渾圓,中間蓋有紅色的店記,形似太陽,數十年前不知誰取名為太陽餅,也就因此流傳下來。
紅色做店記,充滿著傳統糕餅古意的點心。當初太陽餅名稱並未有註冊商標,也因此導致後來同業的店家皆可以使用此名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