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象神 Ganesha

    象神(葛內舍)為印度教中的智慧之神,英语:Ganesha,是主神濕婆與雪山神女的兒子,戰爭之神室建陀的兄弟。由於象頭神負責統領眾伽那(gaṇa,一群侍奉濕婆的、喜歡搞怪的小神),因此他又名群主(gaṇapati,意即伽那之主)。他的外形為斷去一邊象牙的象頭人身並長著四隻手臂,體色或紅或黃,坐騎是他的老友、一隻狡獪的老鼠。在各種雕繪中,他一般是盤坐著或是翹起其中一邊的膝蓋。 對象頭神的崇拜非常廣泛,不侷限於原始的印度教與更早的婆羅門教。
    據說印度有三億三千三百萬神明,
象神最為人知曉。象神代表智慧、幸運、財富,也代表整個印度,不時出現在好萊塢電影裡,在西藏也不難見到祂的蹤影。而每年遇到祂的生日,慶典可以長達十天,家家戶戶都會供奉象神,口耳相傳祂的故事。
    象神被印度人稱為掌管純真智慧的神祇,因為葛內舍曾為記下大史詩《摩訶婆羅多》而不眠不休地聽其作者廣博仙人口述,並用自己的神筆抄寫下來。但由於這篇史詩的長度有如海量,最後把神筆也寫壞了。象神於是把自己的右牙折斷,沾上墨水,繼續聽仙人的口述,不斷抄寫,終於把大史詩《摩訶婆羅多》整篇筆錄下來。所以眾多畫像或雕塑中的象頭神只有左牙而沒有右牙。
    要到印度自助旅行總是令人卻步,有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但如果這個文明古國莫名地吸引著您,不妨先從富饒的第一大城孟買開始。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要有夢想才能成就大事業。

    景氣持續低迷下,原本日進斗金的連鎖加盟品牌老闆,都紛紛叫苦連天,哀鴻遍野了。已經不是有沒有賺大錢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存活下去的艱苦議題。沒有穩定業績,沒有足夠的淨現金流動。在知名的連鎖品牌,都可能在一夜之間崩盤。
     在股票與房地產投資領域,都有類似這樣的概念:「漲時看勢」。意思是指在景氣好時,要能跟上市場的大趨勢,自然容易投資賺錢。只要跟上大環境的趨勢,不賺都難。但在景氣大跌時,就要比標的物體質或品質,比抗跌性。
     其實,企業經營的概念也類似。漲時看勢,景氣好時,站在風口上的豬,也輕易飛起來。跟對大趨勢,自然容易賺錢。跌時看質,當景氣差時,就要比誰家企業的體質好,現金夠活絡,團隊夠強,誰的存活力就比較高。
Mail: molex.liao@gmail.com
LINE ID: molexliao
http://www.cherry5457.jeunesseglobal.com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要認真工作,更要認真玩樂。

凝聚人心的出發點很簡單:
因為每一個人都值得擁有年輕健康的生活,享受財務自由。 充滿熱情,堅信透過專屬的創新產品與改變人生的機會,重新定義年輕。
一起環遊世界,讓夢想成真! 我們相信要認真工作,更要認真玩樂。
我們創立品牌時即承諾要讓所有擁有成功事業的夥伴,同時也享有應得的回饋,不僅在獎勵計劃逐步完成夢想,也有機會與家人一同享受環遊世界的旅遊。
Jeunesse,代表年輕漾世代。 轉角遇到快樂,你應該在這裡 !
E-Mail: molex.liao@gmail.com
LINE ID: molexliao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是修行的態度,也是生活的態度。生活就是修行。提到「禪修」,很多人當它是神祕主義,或者像印度的瑜伽一樣,要盤坐、練氣,收攝身心。其實,禪是不拘形式的,禪就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吃」與「睡」都是修行。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東方美人茶和茶虎

        新竹縣北埔特產一種聞名全球的椪風茶,在19世紀深受日本及英國皇室所鍾愛,因此被封為「東方美人茶」。
        椪風茶的名稱由來,據說是早期有一位北埔人將椪風茶外銷到台北大稻埕,因為它賣的價格高於市價幾十倍,所以他回來就跟大家講說,他一斤茶賣了多少錢,大家都不相信,於是都講他是在椪風,所以這種茶就被叫做「椪風茶」了。這種讓人願意以高價收購的茶,種植方式跟一般的茶園不同,像小綠葉蟬虫雖然是茶樹的主要害蟲,但卻可以幫助茶農製造出高級的椪風茶。
        椪風茶的產季是在夏季國曆六、七月間,以節氣來計算是在芒種到大暑之間,以受到小綠葉蟬咬食過的青心大石種茶樹的嫩葉,用手採下一心一葉或一心二葉的嫩葉為茶菁,採重度發酵方式所製作出來的烏龍茶。因為製成的椪風茶茶心銀白,品質優良者,其整批茶葉外觀有紅、白、黃、綠、褐等五色。故又稱為「白毫烏龍茶」或「五色茶」。在北埔鄉也稱為「番庄仔」或「番庄馬龍」,其他還有「香檳烏龍茶」、「東方美人茶」、「椪風茶」 等多種名稱,而最有名者還是被稱為「椪風茶」。不管椪風茶的名稱如何,總之它是臺灣烏龍茶中算是高品質的代表。
        除了種植的方式不同之外,聽說要品嚐椪風茶也需要獨門的技巧。真正的椪風茶有三絕:
第一絕,以溫開水泡椪風茶是用八十五到九十度水,這樣的水溫剛好能誘發茶香,又不會燙損風味,堪稱是茶道中的一絕。
第二絕,泡泡多才是上品,泡泡越多,香氣和滋味越好,可別以為泡沬多是茶葉不純的緣故,也就是說茶色清澈而泡沬綿細的茶,才是椪風茶的極品。
第三絕、喝椪風茶的時候要發出很大的聲音,才能鼓動它的味道、氣味到鼻腔,然後擴散到舌頭、整個口腔之中,也才能品嚐到椪風茶真正的香氣跟滋味。
        茶葉在新竹縣北埔的歷史上是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因為北埔的土壤富含腐植質及鐵鎂,加上多屬丘陵地形,山坡地排水良好、氣溫適中,雨量分佈均勻又充足。故早在清光緒年間便有茶葉的種植。日治時代後期,當時的北埔庄長姜瑞昌,有鑑於茶業之隆衰影響北埔發展甚鉅,故傾全力推展北埔茶業,並與姜阿新合力將北埔椪風茶推至全台甚至世界的舞台。
        1934年姜阿新更與三井農林會社合作於北埔設置紅茶製造工廠,1940年北埔的茶業達到最高峰。戰後初期產量略微減少,但自1980年代起,隨著經濟轉型與外銷競爭力逐漸喪失,大型製茶工廠逐漸消失,北埔的茶園面積大量減少。
        台灣茶業的興衰與姜阿新事業有極密切的關係,他創立的永光茶葉公司大都銷往香港與日本,當時在台灣茶葉界掀起「姜阿新的旋風」而有「茶虎」之名。日治時期台茶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提供穩定的市場,故能維持一定的出口成績。二戰後由於南洋、印度等主要茶區,短期內無法恢復出口,使得當時的台茶獲得很好的出口時機。台灣的茶業不斷的擴充,姜阿新的事業也在此時達到韻峰。但隨著南洋、印度等地茶業的復甦,台茶隨即開始面臨嚴酷的挑戰,加上「茶金」時期的大量種植,製茶廠的開放以及茶商參雜和銷價競銷的影響下,使得台茶開始面臨危機。台茶外銷的黃金歲月不再,姜阿新的事業也受到相當的影響。
        姜阿新的事業雖然已走入歷史,但由於他對茶業產銷的積極投入,不但帶來北埔茶業的發展,也為北埔帶來繁榮與發展。在其事業顛峰時期,也能兼顧了當地文教,捐地興學造福鄉梓。其興建之「洋樓」也成為新竹縣之縣定古蹟,對增進北埔之文化內涵有其一定的貢獻。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上海 Dream Trip, You Should Be Here!

9/15~9/18 阿廖到上海躲颱風,躲過了莫蘭蒂(沒人在),卻躲不過今天的梅姬。颱風天,留客天,風大雨大,在家裡躲梅姬,閒閒沒事來看看阿廖的影片囉!..You Should Be Here!!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中國之美、美在藝術;藝術之美、美在故宮(故宮帶團實務)

        台灣故宮博物院位於台北市外雙溪。台北市是台灣的首善之都,是台灣第一個直轄市,人口總數約270萬人。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也是台灣最吵的博物館。因為台灣故宮博物院腹地不大,又因為近年來旅客倍增,所以就變成一個最吵的博物館了。(四大博物館: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人家說:「中國之美、美在藝術;藝術之美、美在故宮」。所以來到台灣,想要了解中華歷史,台灣的故宮是一個不可不到的地方。台灣故宮博物院為什麼叫做故宮呢?其實台灣的故宮博物院,源自於我們北京國立故宮博物院。北京在戰國時期稱薊(ㄐㄧˋ),是「戰國七雄」中燕國的京城。遼國稱燕京。金國改稱京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稱北平,明永樂帝朱棣改北平為北京。簡稱京。明成祖朱隸(朱元璋第四個兒子),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遷都於北平,於永樂四年開始興建故宮,西元1420完成。故有舊意思,位於北京的故宮是明、清二代的皇宮,歷經了明朝14個皇帝和清朝10個皇帝共有491年,而國立故宮博物院於1925年成立於北京紫禁城,所以這也就是「故宮」名稱的由來。
       國民革命推翻滿清,末代皇帝溥儀暫居紫禁城,嗣後移居頤和園。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北京紫禁城中仍留有清室小朝廷,保持著帝王氣派。(中華民國成立後,臨時政府和清廷達成《清室優待條件》協議,允許用外國君主禮節對待退位後的清朝末代皇帝,並供給歲用400萬銀圓,皇族和他們的下屬可以暫時居住在紫禁城內廷。)
       當時軍閥割據,馮玉祥,為民國時期軍事家、愛國將領、民國軍閥、著名民主人士。發動了 1924年的首都革命,北京政變。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包圍了總統府,迫使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戰並解除吳佩孚的職務,監禁大總統曹錕,宣布成立「國民軍」。馮玉祥公然撕毀「民國國會優待清室協議」,並把大炮架在故宮門口,逼溥儀等皇室離開故宮。
       末代皇帝溥儀,於1924年遷出紫禁城,政府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入宮點查文物(宋、元、明、清四朝宮中收藏),並於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故宮博物院。據說從民國成立到溥儀被逼離開紫禁城,短短13年間,故宮文物短少了3000多件。

        1931年九一八事變,戰爭日益緊張,為了文物安全,政府考慮必要時文物向南遷移 (擇院藏精品裝箱儲置)。1933年起由北平遷運至上海。1936年因南京保存庫房完工,再遷南京。1937年盧溝橋七七事變發生,又遷移至貴州、四川。
1945年抗戰勝利後,政府下令將分散三處的文物運回南京。
然內戰爆發國事未平,1948年政府決定將文物由上海以軍艦運抵基隆。同年12月22日,國軍海軍登陸艦「中鼎號」裝載著712箱精心挑選的文物起航駛向台灣。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由上海以軍艦分三批運抵台灣基隆。總計運台文物共2,972箱,只佔北平南遷箱件的百分之二十二,約60萬件。直到1950年這批播遷的文物才運至台中霧峰,暫存在北溝。

       人家說,蔣介石來台就帶來了二個最價值的東西,一個是黃金,另外就是故宮文物。所謂軟件在台灣,硬件在北京。所以在台灣故宮都為精細和書畫居多。蔣介石從大陸帶過來的國寶約60萬件,都是精品小件的國寶。其中以書籍類最多。為什麼會以書籍最多,因為蔣介石要強調的是他是中華民族的正統。蔣介石雖然一個政治家也算是一個軍閥,但是他並沒有把這60萬件國寶當作私人的收藏,據說他說過一句話,這些國寶不是台灣的,也不是大陸的,是屬於中華民族的,所以直到1965年台灣故宮博物院成立,這60萬件國寶一件也沒有短少。
       1965年,台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落成,(新館館舍定名為「中山博物院」,於國父百年誕辰紀念日開幕),結束了流離遷徙的歲月。除故宮與中央兩博物院外,加上數十年來在台購藏與捐贈,累積數量超過69萬件,是非常豐富的寶藏。

目前故宮博物院的古物來源有四:
1. 最主要的就是北平清故宮宋元明清的古董。
2. 是南京中山博物院的古董。
3. 古物陳列所、潘陽故宮以及熱河避暑山莊的古物。
4. 故宮來台後各公家單位撥交、私人的捐贈以及故宮在外價購而來的古物。
       台灣的故宮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於1965年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位於台北市郊陽明山腳下,士林區外雙溪。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建築設計仿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外觀壯嚴宏偉,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台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故宮典藏的珍貴文物,原本屬於清朝宮廷的收藏。從帝王收藏到全民共有,是人類非常豐富的文化遺產。故宮以兩大類型的展品籌劃呈現。一種是常態性的展覽。它是以時代的順序,展示各個時期獨特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支架。另外一種是專題性的展覽。它是以特殊的主題,展現文物的精采面貌及說明文物承先啟後的時代意義。

       在常態性的展覽方面首先在一樓,展示重點是展示現在比較接近清朝王室的典藏及清代家俱的展示。到了二樓,可以看到,從清朝精緻的工藝開始,往前逐漸推進到更早期的明代、宋金時代、及六朝隋唐時代。在三樓展覽,將會看到更為遙遠的秦漢時代、銅器時代,最後來到華夏聞名的曙光-----新石器時代。
       故宮除了在既有的典藏維護、學術研究、展覽策劃和教育推廣等面向持續精進,以及加強與國際重要博物館間的交流合作之外,致力於打造數位化博物館和文化創意產業應用的重鎮,也正積極推動臺北主院區的擴建計畫。 

帶團實務事項:
※ 台北故宮的歷史及故宮三寶可以在車上先做事先的解說。
※ 雙肩大型背包無法攜入,須寄放於一樓寄物處(投幣式寄物箱每次NT.10,使用後可以退還),所以要在下車前要提醒旅客重要物品請隨身攜帶,其它的放在車上就可以了,另外故宮裡面備有飲水機,可以免費供應飲水,所以也不用帶礦泉水下車。
※ 團體參觀要先進行預約,故宮上下車地點在B1負一樓。到達後要由B1進入後團體領取導覽耳機。
※ 如果提前到達,可以安排旅客到國父銅像左後方旁邊的集合休息區(故宮郵局櫃台前)休息,先上洗手間及喝水。
※ 團體參觀,如果沒有預約則要在GTS等候區排隊等候。也可以利用11:00~1:00 或 3:00~6:00 的時間,不用預約可以獨立運用。
※ 帶領旅客到GTS發放區排隊,領取團體耳機。
※ 到團體售票處買票,到團體語音導覽處報到登記領耳機主機(要辦精英卡,不然要押證件)。
※ 發放耳機主機後,讓旅客進行耳機測試,測試完成後,再帶隊坐手扶梯往1樓。
※ 到達1樓後,先暫停集合並宣佈等一下參觀時,如果走散或提前出來的旅客,請到蓋紀念章旁邊的座位區休息稍後。另外如果有抽菸的來賓需要到戶外門邊的吸菸區抽菸。宣佈完後再帶隊由有圍紅龍的團體入口處進入參觀。
※ 導覽參觀時為避開人潮,不一定是從那一個樓層開始,1.2.3或3.2.1或2.3.1都可以。理想的情況下最好的導覽方式應該是由上樓層往下導覽 (3.2.1)。
※ 毛公鼎、散氏盤要看,青銅器的4個寶貝:毛公鼎、散氏盤、宗周鐘及子犯和鐘,另外翠玉白菜、肉形石也要看。此外還有核桃橄欖雕刻,另外還有購物站要賣的珊瑚樹、玉器部份。
※ 故宮停留的參觀時間大約是1個半小時,可以留下約30分鐘給遊客拍照。每件展品的個別介紹最好不要超過太久。除非是帶參訪團,否則會因為停留太久和講太久反而讓客人覺得不耐煩。
※ 提醒客人故宮裡面是禁止拍照的,如果對一些展品或器物有興趣的話,可至禮品部選購禮品或畫冊。以及提醒旅客為了維持良好的參觀品質,在故宮裡面請低聲細語說話。
※ 參觀完後在1樓出口處先集合,收齊耳機後並宣佈在B1負一樓的集合時間和地點(郵局櫃台前),再做解散拍照及選購禮品。
※ 把收齊的耳機拿到1樓做歸還,等集合時間到時,於集合地點清點旅客人數,再打電話請司機大哥開車過來,帶隊到外面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