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根是金門的特產之一,產於金門珠山村,為金門原生藥用作物,是種多年生豆科植物,且有一條主根因而得名。能用於治風濕症、強筋骨、壯身體。
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將士,分乘幾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從金門出發擊退荷蘭人,由於士兵都是中原人,沒有吹過海風,不適應南方的地理環境,在當地潮濕的氣候下,都不同程度的患上了各種關節炎、風濕病。
鄭成功愛兵如子,他就急忙派軍醫到民間去尋找良方,後來在當地村民指引下,終於在金門太武山峰山脈一帶找到了一種神奇的草藥,名為「一條根」,挖掘出晒乾後浸泡藥酒每日飲用,士兵們的各種風濕病很快就得到了有效的治療;後來經軍醫的配製,發現「一條根」不止可以治療風濕病,還可以治療腰腿骨痛、跌打骨折、扭傷挫傷、腰肌勞損、肩周炎、頸椎病、咽喉腫痛、肝腎疾病、產後傷風等癥狀;可以說是「一條根」這種神奇的藥草全身都是寶,能醫治百病。因此鄭成功的士兵用了「一條根」以後個個都是英勇無比、能爭善戰,最終打敗了荷蘭。
一條根其藥用部分主要是根部,一條根的根部扎入土內很深,生長三年的一條根,根長約有50-60公分。一條根之根、莖、葉、花均可食用入藥,生長期在 2-3年間的一條根藥效最好。一條根的莖、葉露出地面不多,要徒手拔出一條根談何容易,因此它又俗稱「千斤拔」。
金門多風乾旱的地理條件特別適合一條根的生長,一條根味甘美,性溫平,有祛風除濕、行血、止痛之功效。 野生種在大量採集之下,本已逐漸絕跡,但在金門政府部門的輔導推廣下,又積極施行人工栽培、種植生產。 近年來,一些民間業者開發出許多產品,不再是以往的藥材藥丸膠囊,如藥膏、貼布、噴劑、藥浴包等,標榜可以舒緩筋骨、解熱鎮痛、祛風除濕、暈車防暑。
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
日月潭帶團實務
臺灣的水庫湖泊型風景區中南投縣魚池鄉的日月潭最受矚目;全潭面積827公頃,湖面周圍約33公里,約是西湖的1.3倍。 全潭以拉魯島(光華島)為界,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故而得名。是全台最大與最美麗的高山淡水湖泊,為台灣八景之一,原為原住民邵族之居住地。
日月潭的水源來自濁水溪上游,而濁水溪發源於合歡山,故日月潭的源頭為合歡山。 最早日月潭只是個小湖泊,日據時代,為了發電所需,日人從濁水溪最靠近日月潭的武界處,攔砂截取濁水溪流水,修築了一條15公里長的地下水道,穿過水社大山進到日月潭,淹沒眾多小山丘,而成今之泱泱湖泊。 由於臺灣的水庫普遍利用溪流截堵成潭,水庫狹長,景觀單調,日月潭則是利用窪地注水成潭,水域由山巒環繞,層層相夾,水道蜿蜒紛岐,遠觀近遊,處處是景。 由於是國內少見的活水庫,水庫的水每日透過台電抽蓄發電循環使用,宛如活水,不但藻類植物不易滋生,水質透明度佳,故能繁殖肉質鮮膩的曲腰魚(總統魚)、奇力魚與潭蝦。
這裏的舊稱是「水沙連」,所以很多人會用「水沙連」形容日月潭,事實上水沙連的範圍比現在日月潭來得大。「沙連」是以前平埔族人對內山原住民的通稱,內山為一連串多積水盆地群,日月潭湖泊即在其中,加水字於上,合稱「水沙連」,範圍相當於現在埔里、魚池、中明、水社、頭社等地。 海拔748公尺的中高度,造就日月潭宛如圖畫山水的氤氳水氣及層次分明的山景變化,唯能乘船遊湖、親近潭水,才能完全體會日月潭之晨昏美景。
日月潭環湖公路由蔣介石總統指示而闢建,以前遊客遊賞日月潭時,僅能搭舢板或汽艇才能到各處景點。日月潭環湖一周,約33公里,過去僅有日潭公路,1995年9月間,月潭公路完工後,使日月潭環湖公路於焉完成,遊客可開車或騎機車,沿湖遊覽各個景點。
日月潭還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除了是台灣原住民16族之一,邵族在此定居外,更是蔣介石總統最最愛遊賞的來處。 邵-Thao,原義是「人」,最初住在水社湖(日月潭前身水沙連)的西岸湖畔,所以被漢人稱為「水社化番」或「水沙連化番」。 化番的意思是指漢化程度介於生番和熟番之間的族群,因此邵族可說是原住民族16族中漢化最深的一族了。 「思麻丹社」也是邵族的統稱,直到現在,日月潭周圍各族仍然稱邵族人為「思麻丹 (Shvatan)」。 日月潭孕育了可觀的原住民族人文特色,與邵族人的命運緊緊相扣。它也是知名的國際觀光勝地、台灣島的精神象徵地標,對於初次接觸台灣原住民族的觀光客來說,邵族的種種幾乎成為他們對台灣原住民族的印象。
帶團實務事項:
※ 日月潭有四個碼頭: 水社碼頭、朝霧碼頭、伊達邵碼頭、玄光寺碼頭。
※ 遊湖行程,有分為大約1小時和半小時,1小時的行程包含登陸玄光寺碼頭停留半個小時,半小時行程則不上玄光寺碼頭。遊船約30分鐘,玄光寺停留30~40分鐘。
※ 遊湖行程有幾種操作方式,一為朝霧碼頭上船,遊湖後在伊達邵下船,再安排到原力。另外一種方式是單一碼頭上下船,朝霧碼頭上下船,或是伊達邵碼頭上下船,要注意的是伊達邵碼頭有商店街,要注意要避開地雷店。
※ 上玄光寺碼頭後,從阿婆茶葉蛋的左邊步道往上爬,到達上面玄光寺前廣場解說休息,讓旅客在日月潭石碑排隊拍照,請旅客原路回碼頭或從玄光寺右後方的階梯往下回碼頭。
※ 如公司有提供茶葉蛋給旅客食用,需要在船上或碼頭事先說明請旅客不用自行購買。待回程上船前,統一購買後,帶回船上分發給旅客。阿婆茶葉蛋沒有提供收據,要另外報帳,導遊證可以換一顆茶葉蛋。
※ 如果有遊完湖要進站(原力)或是船上要賣日月潭紀念烤菸,要事先跟船老大說。
※ 日月潭環湖公路主要的行程景點有慈恩塔、玄奘寺、文武廟。慈恩塔停車在公路邊後要走山路爬坡900m,開放時間9:00~16:30要注意。
※ 玄光寺山路有地雷在賣金牌(一條根),大罐100人民幣2罐。小罐100人民幣4罐,要小心。
日月潭的水源來自濁水溪上游,而濁水溪發源於合歡山,故日月潭的源頭為合歡山。 最早日月潭只是個小湖泊,日據時代,為了發電所需,日人從濁水溪最靠近日月潭的武界處,攔砂截取濁水溪流水,修築了一條15公里長的地下水道,穿過水社大山進到日月潭,淹沒眾多小山丘,而成今之泱泱湖泊。 由於臺灣的水庫普遍利用溪流截堵成潭,水庫狹長,景觀單調,日月潭則是利用窪地注水成潭,水域由山巒環繞,層層相夾,水道蜿蜒紛岐,遠觀近遊,處處是景。 由於是國內少見的活水庫,水庫的水每日透過台電抽蓄發電循環使用,宛如活水,不但藻類植物不易滋生,水質透明度佳,故能繁殖肉質鮮膩的曲腰魚(總統魚)、奇力魚與潭蝦。
這裏的舊稱是「水沙連」,所以很多人會用「水沙連」形容日月潭,事實上水沙連的範圍比現在日月潭來得大。「沙連」是以前平埔族人對內山原住民的通稱,內山為一連串多積水盆地群,日月潭湖泊即在其中,加水字於上,合稱「水沙連」,範圍相當於現在埔里、魚池、中明、水社、頭社等地。 海拔748公尺的中高度,造就日月潭宛如圖畫山水的氤氳水氣及層次分明的山景變化,唯能乘船遊湖、親近潭水,才能完全體會日月潭之晨昏美景。
日月潭環湖公路由蔣介石總統指示而闢建,以前遊客遊賞日月潭時,僅能搭舢板或汽艇才能到各處景點。日月潭環湖一周,約33公里,過去僅有日潭公路,1995年9月間,月潭公路完工後,使日月潭環湖公路於焉完成,遊客可開車或騎機車,沿湖遊覽各個景點。
日月潭還擁有獨特的人文資源。除了是台灣原住民16族之一,邵族在此定居外,更是蔣介石總統最最愛遊賞的來處。 邵-Thao,原義是「人」,最初住在水社湖(日月潭前身水沙連)的西岸湖畔,所以被漢人稱為「水社化番」或「水沙連化番」。 化番的意思是指漢化程度介於生番和熟番之間的族群,因此邵族可說是原住民族16族中漢化最深的一族了。 「思麻丹社」也是邵族的統稱,直到現在,日月潭周圍各族仍然稱邵族人為「思麻丹 (Shvatan)」。 日月潭孕育了可觀的原住民族人文特色,與邵族人的命運緊緊相扣。它也是知名的國際觀光勝地、台灣島的精神象徵地標,對於初次接觸台灣原住民族的觀光客來說,邵族的種種幾乎成為他們對台灣原住民族的印象。
帶團實務事項:
※ 日月潭有四個碼頭: 水社碼頭、朝霧碼頭、伊達邵碼頭、玄光寺碼頭。
※ 遊湖行程,有分為大約1小時和半小時,1小時的行程包含登陸玄光寺碼頭停留半個小時,半小時行程則不上玄光寺碼頭。遊船約30分鐘,玄光寺停留30~40分鐘。
※ 遊湖行程有幾種操作方式,一為朝霧碼頭上船,遊湖後在伊達邵下船,再安排到原力。另外一種方式是單一碼頭上下船,朝霧碼頭上下船,或是伊達邵碼頭上下船,要注意的是伊達邵碼頭有商店街,要注意要避開地雷店。
※ 上玄光寺碼頭後,從阿婆茶葉蛋的左邊步道往上爬,到達上面玄光寺前廣場解說休息,讓旅客在日月潭石碑排隊拍照,請旅客原路回碼頭或從玄光寺右後方的階梯往下回碼頭。
※ 如公司有提供茶葉蛋給旅客食用,需要在船上或碼頭事先說明請旅客不用自行購買。待回程上船前,統一購買後,帶回船上分發給旅客。阿婆茶葉蛋沒有提供收據,要另外報帳,導遊證可以換一顆茶葉蛋。
※ 如果有遊完湖要進站(原力)或是船上要賣日月潭紀念烤菸,要事先跟船老大說。
※ 日月潭環湖公路主要的行程景點有慈恩塔、玄奘寺、文武廟。慈恩塔停車在公路邊後要走山路爬坡900m,開放時間9:00~16:30要注意。
※ 玄光寺山路有地雷在賣金牌(一條根),大罐100人民幣2罐。小罐100人民幣4罐,要小心。
謝必安、范無救
七爺八爺,是城隍爺的兩大部下,他們排在二位判官與四爺之後,臺灣尊稱為七爺八爺或大爺二爺。他們兩人重情重義,在中國眾多的民間故事裡算是相當有名的。
臺灣新竹城隍廟七爺八爺神像,據說是依照范謝將軍生前的尊容,雕刻出來,大爺面白高瘦,二爺面黑矮胖,而七爺八爺臉則都是黑色。 在習慣上也有人稱他們為謝將軍與范將軍,他們跟城隍爺一樣一起供奉在城隍廟中,是專門替城隍爺將死後的人押解去審判的神。他們兩人均戴高帽子,一個寫「一見大吉」另一個寫「一見生財」,其實都是相反的,看到他們的人通常都是大大不吉,作惡多端的人都對他們敬而遠之。
七爺姓謝名必安又稱白無常。臉白、身穿白袍、身高約一丈四,舌頭伸很長。八爺姓范名無救又稱黑無常,臉黑、身材較矮小、身高僅五呎,嘴巴張開開的。相傳七爺與八爺是中國福建省閩縣人,兩人在世時情同手足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兩人相約至南台橋下相會,突然烏雲密佈,七爺就叫八爺稍等,自己先回去拿傘,豈料七爺回去拿傘時溪水暴漲,八爺不願失約一直等在橋下,水愈淹愈高,八爺因比較矮小就被淹死了,七爺回來的時候發現八爺被淹死了,看到八爺如此重義氣為了自己而死,七爺相當難過,七爺為了追隨八爺所以也跳河自盡,但是因為七爺太高了水淹不死他,沒有死成,所以上岸之後便在橋邊的一棵樹下上吊自殺了。 因為八爺死的時候心中怨恨七爺沒有來赴約,所以現在八爺像的臉都是黑的,然後因為是淹死的,所以八爺的嘴巴都是張開的,而七爺則是上吊自殺,所以七爺像的舌頭總是伸的長長的。 七爺八爺死後天帝知道了他們兩個如此重情重義,所以就將他們兩個派到城隍爺的身邊當部下,負責幫城隍爺抓人。
傳說如果看到或夢到七爺的人只要跪下謝福,就會有好運或是升官發財,所以人稱:「一見大吉,謝必安」。而看見八爺的人比較不好,會有災禍或是壽命將盡,所以人稱:「范(犯)無救」。
臺灣新竹城隍廟七爺八爺神像,據說是依照范謝將軍生前的尊容,雕刻出來,大爺面白高瘦,二爺面黑矮胖,而七爺八爺臉則都是黑色。 在習慣上也有人稱他們為謝將軍與范將軍,他們跟城隍爺一樣一起供奉在城隍廟中,是專門替城隍爺將死後的人押解去審判的神。他們兩人均戴高帽子,一個寫「一見大吉」另一個寫「一見生財」,其實都是相反的,看到他們的人通常都是大大不吉,作惡多端的人都對他們敬而遠之。
七爺姓謝名必安又稱白無常。臉白、身穿白袍、身高約一丈四,舌頭伸很長。八爺姓范名無救又稱黑無常,臉黑、身材較矮小、身高僅五呎,嘴巴張開開的。相傳七爺與八爺是中國福建省閩縣人,兩人在世時情同手足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兩人相約至南台橋下相會,突然烏雲密佈,七爺就叫八爺稍等,自己先回去拿傘,豈料七爺回去拿傘時溪水暴漲,八爺不願失約一直等在橋下,水愈淹愈高,八爺因比較矮小就被淹死了,七爺回來的時候發現八爺被淹死了,看到八爺如此重義氣為了自己而死,七爺相當難過,七爺為了追隨八爺所以也跳河自盡,但是因為七爺太高了水淹不死他,沒有死成,所以上岸之後便在橋邊的一棵樹下上吊自殺了。 因為八爺死的時候心中怨恨七爺沒有來赴約,所以現在八爺像的臉都是黑的,然後因為是淹死的,所以八爺的嘴巴都是張開的,而七爺則是上吊自殺,所以七爺像的舌頭總是伸的長長的。 七爺八爺死後天帝知道了他們兩個如此重情重義,所以就將他們兩個派到城隍爺的身邊當部下,負責幫城隍爺抓人。
傳說如果看到或夢到七爺的人只要跪下謝福,就會有好運或是升官發財,所以人稱:「一見大吉,謝必安」。而看見八爺的人比較不好,會有災禍或是壽命將盡,所以人稱:「范(犯)無救」。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佛前三柱香
進入寺廟後,我們會在佛前上三柱香, 三炷香是代表一種對覺悟者的恭敬行為和發願行為,也是代表著一種因果邏輯關係。 我們在佛前上的三柱香,分別叫「戒、定、慧」三香 。
第一柱香為戒香, 代表在佛的面前要表達決心,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
第二柱香為定香,是希望自己能夠凡事入定、平心靜氣的處事。
第三柱香為慧香, 在祈求自己能得到智慧,不再困惑。
「戒、定、慧」,三者是破迷開悟的一種方法, 也是一種因果。 只有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心裡才能定得下來;心裡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定能生慧」的結果。
第一柱香為戒香, 代表在佛的面前要表達決心,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
第二柱香為定香,是希望自己能夠凡事入定、平心靜氣的處事。
第三柱香為慧香, 在祈求自己能得到智慧,不再困惑。
「戒、定、慧」,三者是破迷開悟的一種方法, 也是一種因果。 只有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心裡才能定得下來;心裡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定能生慧」的結果。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哥窯的故事傳說
宋代五大名窯中,哥窯是最富神秘感的一個,窯址至今不明。有人說它的窯址在杭州,有人說在河南,有人說在景德鎮,還有人說在龍泉,但就是沒有挖出真正的窯址來。
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稿」稱:「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今浙江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章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
哥窯又名哥哥窯、琉田窯是中國古時五大瓷窯之一,為宋代浙江處州人章生一在龍泉琉田創建的瓷窯;章生一的弟弟章生二在龍泉也有瓷窯,叫弟窯。
哥窯瓷土脈微紫,質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種瓷釉彩,表面滿裂紋。因為土質含鐵量較高,燒胚時發生氧化,瓷器胚呈紫黑鐵色,瓷器沒有塗釉的底部顯現瓷胚本來的鐵色,叫「鐵足」,而釉彩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
哥窯瓷裂紋,有冰裂、梅花片、墨紋、細碎紋等形狀。明代文震亨在《長物志》中說:哥窯瓷「以粉青色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 紋取冰裂、鱔血、鐵足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最下」。
哥窯鐵足,釉面瑩潤多斷紋,風格特徵近類南宋官窯。哥窯器以紋片著稱,其中多為黑黃相交,俗稱「金絲鐵線」。關於金絲鐵線紋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宋代龍泉縣,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藝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傳說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親。章村根的擅長 制青瓷而聞名遐邇,生一、生二兄弟倆自小隨父學藝,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學、吃苦,深得其父真傳,章生二亦有絕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後,兄弟分家,各開窯廠。
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即為哥窯,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即為弟窯。兄弟倆都燒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籌,燒出「紫口鐵足」的青瓷,一時名滿天下,其聲名傳至皇帝,龍顏大悅,欽定指名要章生一為其燒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進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摻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燒成後一開窯,他驚呆了,滿窯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開裂了,裂紋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曲有直,且形狀各異,有的象魚子,有的象柳葉,有的象蟹爪。他欲器無淚,痛定思痛之後,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濃濃的茶水塗在瓷器上,裂紋馬上變成茶色線條,又把墨汁塗上去,裂紋立即變成黑色線條,這樣,不經意中形成「金絲鐵線」。
實際上「金絲」是指細碎的開片,呈黃色,「鐵線」是指大塊的開片,呈黑色。金絲鐵線在古代還叫「文武片」,指的是開片的大小。在燒造中,由於胎和釉的膨脹系數不同,所以瓷器出窯以後,釉就會開裂,釉面炸裂的聲音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哥窯瓷器能夠呈現「金絲鐵線」,原因就是它的釉面要炸裂兩年。當瓷器出窯冷卻以後,過去直接放到炭黑水裡,現在直接擱進墨汁裡,拿出來以後,瓷器就形成大塊的黑開片,非常清晰。那些細小的開片,由於間隙過小,顏色進不去。擱在那裡時間長了,氣體進去以後,會氧化成黃色。可以說,「金絲鐵線」是時間造成的。
哥窯瓷器的名貴吸引了無數仿造者,從明代開始就有大量的仿品,到清代,仿品的質量和數量都達到了頂峰。據說到目前為止,傳世哥窯瓷器的三個特徵還不能仿制。一是瓷器釉面不光亮,有一層酥光,看上去好像器物釉面出汗。二是瓷器上的「金絲」和「鐵線」各自形成一個網,兩網又重疊又互不相干。三是器物底足有鐵銹紅顏色,還有近千年歲月氧化的自然包漿。
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稿」稱:「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今浙江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章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
哥窯又名哥哥窯、琉田窯是中國古時五大瓷窯之一,為宋代浙江處州人章生一在龍泉琉田創建的瓷窯;章生一的弟弟章生二在龍泉也有瓷窯,叫弟窯。
哥窯瓷土脈微紫,質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種瓷釉彩,表面滿裂紋。因為土質含鐵量較高,燒胚時發生氧化,瓷器胚呈紫黑鐵色,瓷器沒有塗釉的底部顯現瓷胚本來的鐵色,叫「鐵足」,而釉彩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
哥窯瓷裂紋,有冰裂、梅花片、墨紋、細碎紋等形狀。明代文震亨在《長物志》中說:哥窯瓷「以粉青色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 紋取冰裂、鱔血、鐵足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最下」。
哥窯鐵足,釉面瑩潤多斷紋,風格特徵近類南宋官窯。哥窯器以紋片著稱,其中多為黑黃相交,俗稱「金絲鐵線」。關於金絲鐵線紋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宋代龍泉縣,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藝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傳說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親。章村根的擅長 制青瓷而聞名遐邇,生一、生二兄弟倆自小隨父學藝,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學、吃苦,深得其父真傳,章生二亦有絕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後,兄弟分家,各開窯廠。
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即為哥窯,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即為弟窯。兄弟倆都燒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籌,燒出「紫口鐵足」的青瓷,一時名滿天下,其聲名傳至皇帝,龍顏大悅,欽定指名要章生一為其燒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進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摻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燒成後一開窯,他驚呆了,滿窯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開裂了,裂紋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曲有直,且形狀各異,有的象魚子,有的象柳葉,有的象蟹爪。他欲器無淚,痛定思痛之後,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濃濃的茶水塗在瓷器上,裂紋馬上變成茶色線條,又把墨汁塗上去,裂紋立即變成黑色線條,這樣,不經意中形成「金絲鐵線」。
實際上「金絲」是指細碎的開片,呈黃色,「鐵線」是指大塊的開片,呈黑色。金絲鐵線在古代還叫「文武片」,指的是開片的大小。在燒造中,由於胎和釉的膨脹系數不同,所以瓷器出窯以後,釉就會開裂,釉面炸裂的聲音都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哥窯瓷器能夠呈現「金絲鐵線」,原因就是它的釉面要炸裂兩年。當瓷器出窯冷卻以後,過去直接放到炭黑水裡,現在直接擱進墨汁裡,拿出來以後,瓷器就形成大塊的黑開片,非常清晰。那些細小的開片,由於間隙過小,顏色進不去。擱在那裡時間長了,氣體進去以後,會氧化成黃色。可以說,「金絲鐵線」是時間造成的。
哥窯瓷器的名貴吸引了無數仿造者,從明代開始就有大量的仿品,到清代,仿品的質量和數量都達到了頂峰。據說到目前為止,傳世哥窯瓷器的三個特徵還不能仿制。一是瓷器釉面不光亮,有一層酥光,看上去好像器物釉面出汗。二是瓷器上的「金絲」和「鐵線」各自形成一個網,兩網又重疊又互不相干。三是器物底足有鐵銹紅顏色,還有近千年歲月氧化的自然包漿。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拜拜小常識,拜出好運來
拜拜順序:
1.要先拜天公 (站在廟內,向外拜) 。
2.再拜主神。
3.若廟內所供奉的神明有多尊,則由左而右順序(以神明的座向為準)、由前而後順序、由一樓到頂樓依序參香。
拜拜的注意事項:
1.左門進、右門出(入龍門、出虎口),以廟裡看出去為準,左邊是龍邊,右邊是虎口,從左門進右邊出表示對神明的尊敬。
2.不可用手指直接指神明。
3.若家中有直屬親人過世服喪期間未百日時不可入廟拜拜。
4.拜拜前要先洗手。
5.不可祭拜的水果(蕃茄、蕃石榴、釋迦等)、不可祭拜的食物(牛肉、苦瓜、鰻魚等)。
6.不可以在神明面前有負面言語或是想法,尤其是帶質疑的話,容易受到處罰。
7.向像神明祈求稟告的事情,要先想好並講重點。要向神明稟告你的姓名、生辰八字、居住地址,想要稟告的事項,第一、第二、第三是什麼?不要拉拉紮紮講太多或是抱怨的話,以及如何還願。
1.要先拜天公 (站在廟內,向外拜) 。
2.再拜主神。
3.若廟內所供奉的神明有多尊,則由左而右順序(以神明的座向為準)、由前而後順序、由一樓到頂樓依序參香。
拜拜的注意事項:
1.左門進、右門出(入龍門、出虎口),以廟裡看出去為準,左邊是龍邊,右邊是虎口,從左門進右邊出表示對神明的尊敬。
2.不可用手指直接指神明。
3.若家中有直屬親人過世服喪期間未百日時不可入廟拜拜。
4.拜拜前要先洗手。
5.不可祭拜的水果(蕃茄、蕃石榴、釋迦等)、不可祭拜的食物(牛肉、苦瓜、鰻魚等)。
6.不可以在神明面前有負面言語或是想法,尤其是帶質疑的話,容易受到處罰。
7.向像神明祈求稟告的事情,要先想好並講重點。要向神明稟告你的姓名、生辰八字、居住地址,想要稟告的事項,第一、第二、第三是什麼?不要拉拉紮紮講太多或是抱怨的話,以及如何還願。
訂閱:
文章 (Atom)